2005年2月12日 星期六

台灣電影的內憂外患

國內市場的危機(內憂)
1.政府態度:
爭議不停的「輔導金政策」問題,引起電影業者的關注,此政策廢除與否將影響業者是否願意繼續支持國內導演的創作,或者新生代導演的投入。輔導金十年前設立,目的是輔導優良影片。不過,在官方、民間都拿不出救國片的對策下,輔導金竟淪為台灣電影最重要的拍片資金,新聞局反成了「全國最大片商」;輔導金愈輔愈倒的爭議不斷出現,但有鑒於輔導金電影幾乎是台灣電影目前四分之三的產量,新聞局不敢輕言廢止。

輔導金的評價不一,政府機關的態度也跟著不明確。在政策無法有效保護國片產業的狀況下,使得業者對於投資電影的意願保守。政府可以給予台灣電影工業的支持,主要為財力補助及政策保護。而在國片製作的輔導金方面,它主要有三個目的:
i.鼓勵業者拍攝優良國片
ii.提升國內製片環境
iii.提高電影片製作水準

新聞局對於輔導金申請資格的認定有以下主要內容:主要工作人員如導演、製片、編劇、以及男女主角…等,必須是為台灣本地的電影工作者,而且必須按照合約,在一定之期限內開拍及殺青…等。符合以上條件者,在提出企劃書及劇本等相關文件之後,由新聞局聘請學者專家及一些有關人員〈電影行政人員、電影工作者、業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加以審核評比。名單一但公布後,新聞局就會按照之前約定的進度,透過分四期的方式把輔導金撥給申請者。

輔導金的產生,原本是政府希望能給充滿危機的台灣電影工業一點幫助,另一方面也希望台灣電影工業部要將人力及資金投資到台灣以外的地方,因而放棄台灣本地的電影工業。可是就大家所知道,輔導金由原本的「政府掛帥」逐漸地走到由「業者主導」的地步,往往由幾位具有財力及勢力背景的片商來主導輔導金的發放。因此對於好不容易才能拿到輔導金的新導演而言,因為沒有把握下次是否有機會再拿到輔導金,自然會盡全力去拍出能夠拿到國外參展的作品,藉此來累積自己的名氣。而這就是輔導金所產生的另一個問題,等於是變相鼓勵導演將作品拿到國外去參展,雖然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台灣跨足國際舞台,可是當大家都只為了參加國際影展而拍片時,誰還會為了台灣的一般觀眾來拍片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電影工業的危機並不是一天所造成的。

2.資金問題:
片商大都會投資偏向商業化的電影。因為長期以來,國片已經在觀眾的心裡產生一種印象,就是國片大多會拍出一些故弄玄虛讓人無法理解的內容。因為如此,觀眾不願意盡戲院看國片。片商也了解這點,所以要他們來投資國片得意願並不高,因為投資的最主要目的是要獲利。國片本身獲利不高,不只國內片商投資意願低落,也甚少外資願意冒險投入,甚至於連要跟銀行貸款也不是一見容易的事。於是電影業者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沒有足夠資金就無法在影片拍攝內容或宣傳方面多做改善。

3.通路問題:
就市場經濟而學言,電影應該有越多人看越好,因為固定成本(如戲院經營、放映費…等)不變,人越多成本回收更快、利潤更高。但是由於國片市場的萎靡,每次進場觀看國片的觀眾人數寥寥可數,「在商言商」,經營戲院的業者為維持生存,不得不將放映的檔期縮短,使得國片往往都只上映幾天就匆匆下檔,有時某些片子還只在固定的地區放映,例如北部就選擇台北,中部就選擇台中,南部就選擇高雄或者是台南…等。而選擇票房較佳的外語片,就成為經營戲院業者的不二選擇,也因為如此,外語片擠壓國片的放映檔期,讓觀眾覺得看國片沒有價值感,看完不到幾天就下映,然後就可以在影帶出租店租到,導致觀眾花錢進電影院觀賞國片的意願降低,使得國片失去放映的通路,也讓台灣觀眾逐漸減少接觸國片的機會。再加上歐美的大型影城陸續登台,本地戲院的經營要在美商發行公司的發片中獲取利潤,已經非常困難,更遑論上映國片。

4.宣傳手法:
一部電影的產生到上映,要如何讓觀眾得到有關這部電影的上映日期及其主要內容,在這方面可能須要透過一些宣傳的方式,可是國內電影業者在這方面的能力卻是最薄弱。一些被評為相當值得一看的影片,經常是因為宣傳做的不好,進而變成叫好不叫座。如果無法將影片宣傳出去,觀眾無法得知影片的訊息,那要如何叫觀眾買票進場呢?國內電影業者的宣傳方法不夠專業,而且缺乏一套有系統的行銷策略及宣傳團隊。可是國內電影業者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有時候能完成一部影片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如果還要花大錢去宣傳這部影片,對於國內電影業者來說可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經常會利用一些成本較小的方式來宣傳影片,但是所得到的效果並不大。

5.影片內容:
就影片內容而言,可分為商業及藝術兩種。台灣的商業電影多年來持續低迷,但是在藝術電影方面卻是人才輩出,他們在政府電影輔導金的支持下取得拍片的機會,而在作品完成後又紛紛成為國際影展邀約的對象。也因為如此,造成國片導演拍攝手法個人主義濃厚、題材傾向藝術風格及意識型態。以目前的市場狀況而言,觀眾所需要的是一部能夠在面對日常生活壓力之下,讓他們可以得到解放、紓解壓力的影片。可是依目前的票房市場反應,似乎顯示出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娛樂需求。


國內市場的危機(外患)

台灣加入WTO後,電影工業無論在產製、映演、發行都受到全球化浪潮強烈衝擊。政府為配合開放市場、公平交易的要求,對影視服務業的承諾部份為開放錄影帶/碟片、電影片發行之服務業(取消進口電影片拷貝之關稅),及開放電影映演服務業(取消外國電影片拷貝數量、電影片映演廳數之限制)。加上國片長久以來在美國好萊塢電影工業步步進逼下,市場佔有率節節衰退。而電影又身兼文化與商品雙重角色,在綜合藝術中位居最高位階,其內容含有豐厚的文化概念與社會內涵,是保存與傳承思想文化的重要工具。而且國片業者受到強大的外國影視工業的傾銷壓制,以及面對不公平的競爭環境…等,又有未盡周延且過時的法規牽絆,急須要政府由政策鬆綁給予實質的協助。

總而言之,加入WTO後,政府應明確地擬定針對電影工業輔導、獎勵、振興的政策。政府若不再嚴肅地面對問題,謀求解決之道,電影文化如果不妥慎保護,任由歐美強勢的文化入侵,不但原本依靠電影產業維生,懷抱創作理想的人將在台灣消失殆盡,使得往後消費者無論在電影院或家裡所收看的電影都勢必充斥西方社會價值觀,而漸漸地失去固有的文化內涵。其影響所及,不可不慮。

1.資金問題:
片商大都投資偏向商業化的電影,國片本身獲利不高,不只國內片商投資意願低落,也甚少外資願意冒險投入,於是電影業者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沒有足夠預算就無法在影片拍攝或宣傳方面多做改善。

2.影片內容:
台灣導演拍攝手法個人風格濃厚、題材傾向藝術風格及意識型態,以目前的消費市場而言,似乎較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娛樂需求。外語片大手筆的投資在題材創新,相對比較下,消費者往往在一念之間就放棄選擇國片。

3.通路問題:
台灣的電影工業,上自電影公司、下到戲院,莫不被好萊塢大型電影工業掌控,市場上每年都有超過九五%的好萊塢片,放映業者為求生存不得不選擇放映票房較佳的外語片,也早與美商八大電影公司簽約排檔,國片要擠進戲院放映相當困難,而國片失去行銷通路,也讓消費者減少接觸國片的機會。

4.宣傳手法:
國內宣傳方法大多不夠專業,缺乏一套有系統的行銷策略,再加上沒有足夠資金可以進行各種宣傳活動,於是一部國片產品在沒有任何專業的行銷包裝下,被赤裸裸地丟入市場中,結果當然是被已哄抬聲勢的外語片深深痛擊。

外患是針對台灣加入WTO後,政府為配合開放市場、公平交易的要求,將全面開放外片,目前國片對於外語片的抵抗能力已經薄弱,在面對外語片的衝擊下,國片市場競爭力將再度大受考驗。

(P.S 此文寫於2003年5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